嫋嫋,一词源自《诗经·邶风·静女》中的“嫋嫋兮梦里舞,舞既叠兮神思浩荡”。嫋嫋的意思是柔美、优美、轻盈、柔软等美好的形容词,常用来形容女性的优美姿态、柔顺行为或委婉动作。
《诗经》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,被誉为中国诗歌的源头。嫋嫋一词经过千年岁月的洗礼,早已成为了中华文化中独特的美学符号。
此外,嫋嫋还可以作为名字,如著名女演员杨幂的小名就是嫋嫋。
在现代繁忙的生活中,回归嫋嫋的内涵,欣赏生活中的优美,或许能带给我们轻松愉悦的心情。
了解嫋嫋的含义
嫋嫋这个词出自辛弃疾的《满江红·登高》:江山如此多娇,引无数英雄竞折腰。惜秦皇汉武,略输文采;唐宗宋祖,稍逊风骚。一代天骄,成吉思汗,只识弯弓射大雕。俱往矣,数风流人物,还看今朝。
文中“嫋嫋”二字指的是女子轻盈地行走的样子,轻巧婀娜,恰如飞花一般,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用于描写女性美态的词汇之一。
在古诗词中,描写女性嫋嫋的词汇甚至比描写男性多得太多,可见男性注重的是力与胆,而女性则是柔美与灵性,这也充分说明了中国古代男女角色分工的特点。
探究:“嫋嫋”是什么意思?
“嫋嫋”是一个动词,指的是路人或者过路人瞥见美景后心情洋溢的样子,有点像流连忘返却又不舍离去的意思。
例如:他目光嫋嫋地看着远方的大海。
“嫋嫋”一词来自《红楼梦》,曹雪芹先生在书中形容黛玉流连于草木花卉之间的状态时采用了“嫋嫋”的词语。之后,该词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与喜爱,并且成为了日常交流中的一个新词汇。
“嫋嫋”一词在当下的年轻人中较为流行,被广泛地用于描述浪漫、心情畅快的状态。在文学创作中,也有不少作家以“嫋嫋”来传达出静谧而又美好的风景。